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越来越多的孕妇在产检时被医生告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往往充满担心和疑惑,“妊娠期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对孕妇和胎儿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糖尿病分为两种情况:

“糖尿病合并妊娠”:是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约占糖尿病孕妇的10%~20%,分娩结束后糖尿病仍持续存在。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前血糖正常,怀孕以后才发生的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占所有孕妇糖尿病的80%~90%,绝大多数患者随着分娩的结束血糖可恢复正常。

它的发生是由于从妊娠中期开始,由胎盘分泌的各种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人绒毛膜生长激素(又称“人胎盘催乳激素”)进行性升高,这些由胎盘分泌的激素具有胰岛素拮抗作用,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不管是“妊娠期糖尿病”还是“糖尿病合并妊娠”,都表现为“准妈妈”血糖升高,这两种情况均属于高危妊娠,妊娠期间母婴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远远大于非糖尿病孕妇,母婴围产期死亡率明显增加,故应引起广泛重视。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正式放开,高龄产妇逐渐增多,同时受传统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的影响,比如妊娠期“补”很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加上孕期运动量较怀孕前下降,越来越多的孕妇都面临着妊娠期高血糖的风险。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而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约12-18%。

如何定义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指怀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发生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增高。

通常以怀孕24周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为诊断标准,服糖前及服糖后一小时、两小时的血糖中任何一次检测结果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那么具体用什么方法筛查妊娠糖尿病呢?

首选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这种方法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

通常是在孕24-28周内筛查。具体步骤是将50g葡萄糖溶于250ml水中,空腹状态下5分钟内喝完,1小时后测静脉血糖,如血糖≥11.1mmol/L,应复查空腹血糖,如空腹血糖≥5.8mmol/L,则可确诊妊娠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小于5.8 mmol/L,应再做75g糖耐量(OGTT)试验。

OGTT空腹血糖≥5.6mmol/L,1小时后≥10.3 mmol/L,2小时后≥8.6mmol/L,3小时后≥6.7mmol/L,其中有2项符合即可确诊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对孕妇的影响:并发妊娠期高血压;易发感染;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产后可能长期患有糖尿病。

对胎儿的影响:流产、早产、致畸风险增加,同时高血糖易使胎儿生长为巨大儿,增加分娩时难产的可能。

对新生儿的影响:增加窒息发生率;低血糖;黄疸;未来患肥胖或糖尿病风险增高。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孕期糖尿病怎么改善?

1、按时产检,监测血糖

孕期需注意按时产检,可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及时记录血糖值,了解血糖的变化;

同时也建议监测各种并发症,例如子痫羊水过多、感染等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2、控制饮食,适度运动

应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优先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可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

适当限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全脂奶制品等;尽量避免食用蔗糖等精制糖。

运动可降低妊娠期基础胰岛素抵抗,建议用餐半小时后可选择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游泳等,可由短时间逐步延长至不少于30分钟。

3、合理用药,控制血糖

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后,如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仍然异常,推荐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胰岛素是目前最安全、最常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用药,可根据血糖不同情况选择合适自己使用的胰岛素类型。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产后还需要注意血糖吗?

一般情况下,妊娠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多数能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增加,患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几倍。

分娩后如果血糖不佳,应尽快在医生指导下将血糖调整到理想或正常范围;如果分娩后血糖正常,则应在产后6周到医院做口服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且至少每3年应进行1次糖耐量检查。

此外,对新生儿的血糖监测也需加强。分娩后应对新生儿持续监测血糖,同时监测是否有红细胞、黄疸增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

小编提示:随着我国逐渐放开二胎、三胎,很多超过30岁的女性加入到妊娠大军中来,涉及到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们,在计划妊娠前一定要做好血糖相关的监测与咨询,既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不要因为妊娠引发自己的糖尿病提前到来。

点赞(0) 咨询

微信扫一扫咨询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