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婆结婚几年了,一直没有孩子,一年前老婆怀孕,但是在孕6周流产了,然后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孩子,所有检查做了都没有什么问题,上周检查精子,今天拿报告,显示精子比较弱,听说这种情况说可能精子比例不好,想问一下什么检查能查出男人XY精子比例?
在中国虽然有这项技术但没办法检测。因为国家明确禁止选择未出生孩子性别,所以在国内没有正规医院能够检查xy精子的比例,来达到生男生女的目的。其实无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是自己的宝贝,理应加倍珍惜。虽然不可以检查xy精子的比例,但可以去医院检查精子质量,如果偏低可以通过调理精子质量来提高怀孕率,生男生女都是随机性没有任何比例,男性体内也不可能只有一类染色体的精子。
当男性的x精子与卵子结合就可以成为女孩,y精子和卵子结合就可以生出男孩。男性体内的xy精子比例决定来生男生女的概率,下面是通过xy精子比例检查了解生男生女几率的具体分析:
- 1.xy精子比例检查这个说法就是不对,因为xy精子的比例是查不出来的,使用染色体查验也只是查该枚精子是x还是y不能整体查所有的精子比例,也就不能判断出生男生女的几率;
- 2.x精子与y精子数量不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有时X精子多一些,有时Y精子多一些,影响数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自身生活习惯等等;
- 3.在自然受孕期间,尚不清楚哪种精子与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受精卵的产生也与精子的活力有关,活力更强的精子可以与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由于自然受精是随机的,所以不确定是男孩还是女孩。
精子畸形检查染色体
夫妻染色体正常,为什么检查胚胎会出现染色体异常?
我和我男朋友打算明年结婚了,我身边的朋友都劝我让我带着我男朋友去医院做精子染色体xy检查,因为我朋友老公的染色体就存在一些问题,当时就是没有早些检查,所以现在想要孩子的成功率非常低。那么精子染色体xy怎么检查?
精子染色体xy检查不仅要抽血,还要做精液量以及精子数目和精子活率,以及酸碱度和颜色的相关检查。男性染色体检查的时候是需要取静脉血0.5毫升进行培养。在镜下放大1000倍后进行分析。如果检查精液的量可以排出1.5毫升到6毫升,而精子的数目要在2000万个。精子的酸碱度应该保持在7.0-7.8之间。而精子的正常颜色应该是乳白色或者是灰白色的。
染色体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遗传性疾病和自己有没有染色体异常影响下代,这样也可以及时有效的去预防,那么染色体检查的项目包括哪些呢?
1、生殖系统:筛查是否有霉菌、滴虫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传播疾病,妇科疾病。如果检查出来有这些疾病,最好早点治疗,之后才能怀孕,避免到时候发生流产等情况。这种检查就是简单的阴道分泌物检查,不必太过紧张,放轻松就不会很敏感。
2、妇科内分泌:包括促卵泡素、催乳素等6个项目。最主要看有没有月经不调等卵巢性疾病。
3、尿常规:可以早期诊断出有没有肾脏疾患,母亲怀孕十个月对肾脏的考验很大,这期间身体代谢会增加,导致加重肾脏负担。
4、脱畸全套:内容有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绝大多数女性会感染上风疹病毒,如果感染的话会引起流产和腹中胎儿畸形。
5、肝功能:肝功能检查有乙肝全套,血糖和胆质酸等项目。如果母亲患有肝炎,那么胎儿会早产,肝炎病毒还会传给孩子。
6、ABO溶血:血型和ABO溶血测试。
冻囊胚可以做染色体检查吗
35岁以上女性的卵子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的几率明显多于年轻女性,国家已经把高龄孕妇列为常规染色体检查的对象。
在怀孕11周左右用一根专用于活检的针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腔到达胎盘的位置,取少许的绒毛组织作为检查标本。也可以在怀孕16周左右,取羊水进行检查。
对于存在高风险的孕妇们,医生都会要求对她们进行绒毛和羊水检查分析,用来预测其生育出染色体患儿的危险几率。
患有染色体病的人一般没有自理能力,很多早死了。在染色体发病率中,流产的胚胎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孕期的前三个月如果是自然流产的胎儿中有65%染色体异常,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的约有0.73%,即如果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是1700万人,其中就有12.4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这些人给整个家庭和社会都带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
染色体疾病
1、染色体异常能要孩子吗?
2、染色体检查主要是查什么
3、染色体片段缺失
4、染色体平衡易位
5、短QT间期综合征
6、长QT间期综合征
7、1p36缺失综合征
8、1q21.1微缺失
9、1q21.1微重复综合征
10、2q37缺失综合征
11、SATB2相关综合征
12、3q29微缺失综合征
13、3q29微重复综合征
14、4p综合征
15、5q综合征
16、5q31.3微缺失综合症
17、6q24新生儿糖尿病
18、7q11.23重复综合征
19、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
20、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
21、8号染色体重组
22、Kleefstra综合症
23、12p四体综合征
24、14号环形染色体
25、15q13.3微缺失
26、神经母细胞瘤
27、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
28、嗜酸细胞性白血病
29、小儿猫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