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n胚胎养囊成功率高不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因为影响养囊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虽然2pn胚胎属于正常的受精胚胎,这类胚胎是可以用于养囊的,养囊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优质胚胎养囊成功率在40%-50%左右,因此女性不用过多担心。
2pn胚胎养囊能养成几级胚胎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一般用一级或二级胚胎都是可以养出较高等级的囊胚的,如果是2pn2级胚胎的话养囊的等级就越高,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选择发育潜力好的胚胎,进行养囊,但是养囊本来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具体能够养成几级胚胎真不好说。
所以影响养囊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胚胎质量,用一级、二级胚胎的养囊成功率基本上都有70%-80%左右,而用三级胚胎养囊的成功率一般就只有50%左右,四级胚胎则只有10%左右,养囊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否需要养囊还是要看情况的,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选择最好。
养囊成功率受很多因素影响
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影响养囊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2pn胚胎养囊成功率高不高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对于女性来说2pn胚胎养囊成功率高不高还需要结合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因素一 | 精卵质量
|
培育技术
- 囊胚培养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操作,需要医生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相当细致严谨,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即使满足了养囊的条件,但还是不确定养囊的成功率。
实验室设备
- 囊胚培养对实验室环境和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确保实验室无光、无菌、无尘、恒温恒压,还要求培养皿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浓度与母体子宫环境一致,否则受精卵不能成功发育成囊胚。
培养液
- 高质量的培养液是培养囊的必要条件,培养液包括盐、能量物质、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必要的细胞因子。
医生经验
- 囊胚培养经验丰富的胚胎学医生,不仅能准确控制培养液的用量和更换时间,使培养皿中的营养物质比例合理,保持动态更新,无代谢废物堆积,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来掌握胚胎的发育,并立即处理异常情况,以确保囊的顺利进行。
胚胎7细胞成功率高吗
胚胎养囊的成功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细胞数目也是会影响成功率的,虽然说同为二级胚胎,8细胞的胚胎养囊成功率在50%-60%,7细胞的胚胎养囊成功率在50%,所以说8细胞胚胎的养囊成功率更高一些,虽然成功率高,但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养囊成功,具体还要看胚胎在实验室的发育情况。
胚胎7细胞若是优质胚胎养囊成功率就高,若是碎片较多的胚胎那么养囊成功率自然就比较低。其实三天7细胞胚胎光从细胞数来看,是比较好的胚胎,移植成功率一般也比较高,但若是碎片多,不管是移植还是继续培养成囊胚的成功率都不会高。而且养囊也是有风险的,目前约50%的3天胚胎可以发育成囊胚,如果所有胚胎都进行养囊可能会有20%-40%的患者会因为养囊不成功而取消移植。三天胚胎数量不多的话,不建议养囊。
三天的鲜胚细胞数目在7-9个都是正常的,但是最好的还是8细胞的胚胎,它发育的潜能是最好的,7细胞的要稍微差一点,而且同一等级下,二者的差别更小,虽然说它们都不是一级胚胎,但是质量都是很好的,养囊后成功率也比较高,之所以8细胞比7细胞成功率更高,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差别 | 表现 |
细胞数目 | 8细胞的发育比7细胞更快,细胞越多说明发育更好 |
发育潜能 | 8细胞的胚胎发育潜能更好,而7细胞的发育潜能更差 |
胚胎质量 | 8细胞的胚胎质量比7细胞的质量更高 |
影响养囊成功率的因素
优胚虽然说质量比较好,医生都会建议养囊,特别是一级和二级的胚胎,但是养囊能否成功还得从多方面因素去考虑,打算养囊的患者可以看看,养囊成功率会受以下因素影响:
- 1.医生的技术会影响养囊的成功率,如果说技术好,那么养囊容易成功,反之就会失败;
- 2.实验室的环境也会影响养囊的成功率,实验室环境好,养囊成功率高,环境差就容易失败;
- 3.还有医院的设备也容易影响成功率,医院设备好养囊容易成功,设备查的话就会失败。
7枚三级胚胎养囊成功率
三级7细胞胚胎是培养3天的胚胎,这类胚胎不怎么好,试管胚胎等级划分一共分为4级,三级和四级相对来说碎片比较多,优质率较低,所以移植三级7细胞胚胎成功率并不高,不过影响试管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三级7细胞胚胎数多的话,也可以考虑养囊。
养囊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7细胞的胚胎养囊成功率在30%-60%不等,其中三级胚胎养囊成功率在30%左右,因为要养囊的话,需要达到一定标准,至少就需要4个以上的优质胚胎才有可能养成囊胚,养囊成功的几率比较小,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因为意外导致胚胎失效,出现无胚胎可用的情况。
之前就打算我做试管婴儿移植囊胚,结果前几天医生说胚胎着胚胎结果出来了,我卵泡质量并不好,因此取卵后配成的胚胎是三级7细胞胚胎,我一下就失望了,但是我又不甘心放弃,想要继续养囊,想问下有没有三级7细胞胚胎养囊成功后质量好还是不好啊?
女性年龄决定养囊成败
1、男女双方的年龄;
2、卵子质量及数量;
3、操作人员的技术;
4、实验室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