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功能的保存关系到人类的繁衍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

  2019年12月23日,全国首例因“冻卵”而引发的一般人格权纠纷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事人徐女士去北京某医院咨询冻卵事宜,却被医生告知国内无法为单身女性提供这项服务,徐女士一怒之下将医院告上法庭,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按照2003年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冻卵”等辅助生殖技术只能由已婚夫妇行使,单身女性并不享有该权利。然而根据《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男性无论是否已婚均可基于“生殖保健”或“需保存精子以备将来生育”目的申请保存精液。

  此时,很多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不禁止男性冷冻精子,而要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生殖配子自身特性因素

  首先,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合称为生殖配子,男性精子的生成可说是“源源不断”,每次排精就有数千万条,平时甚至“精满自溢”,而且取精容易;而女性一辈子就成熟400多个卵子,一般每月成熟一个,如果要取得多个卵子冷冻就需要降调超促排卵处理,一般是通过注射促卵泡生长激素等,但是促排卵药物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女性的卵巢过度刺激,从而引发胸水和腹水等,严重的话需要住院治疗。

  其次,取卵手术虽属于微创手术,但过程中也同样有出血或被感染的可能性,可能会伤害到卵巢功能,危害女性的健康。

  2、冻存技术安全性的因素

  冷冻精子的技术比冷冻卵子起步更早,发展也更为成熟。那么,冷冻卵子和冷冻精子两者有何不同呢?我们都知道,相对于卵子来说,精子的数量非常庞大,数以千万计,能够经得起损耗,也能挑选出更多质量合格的精子,在复苏时也不用过于担心比例。

  从理论上来看,冷冻精子能够长期保存,因为精子在冷冻后生物活性停止,精子就不会出现变质。

  值得注意的是,冷冻卵子的技术较冻精起步晚,而且卵子对于温度和冷冻剂的要求更为严格,环境的改变容易影响到卵子的外部结构,因此,冷冻卵子的复苏率低于冻精。

  目前冷冻卵子的技术并不算非常成熟,用冷冻卵子孕育的婴儿可能会面临健康风险,而这些风险目前还没有得到确认,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

  3、政策管理伦理规范的因素

  中国现行的法规不允许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就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指出“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当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的规定”。以及修订后的卫科教发〔2003〕176号文件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就包括冻卵、冻精、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冷冻卵子是一类限制性的技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来执行,目前只能用于进入辅助生殖技术周期者。

  冷冻卵子的技术需要高质量保证,否则一旦开放冻卵,可能会降低技术准入门槛,对新增人口的健康带来很大隐患,这是我国对于冷冻卵子特别审慎的重要原因。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公开的一份对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表示,目前,以延迟生育为目的,为单身女性冻卵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点赞(0) 咨询

微信扫一扫咨询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