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这样那样导致不孕不育的人群也日益增多,并且呈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年轻化趋势,尤其是排卵导致的不孕症,那么试管婴儿促排对人有哪些危害?常见促排药物有哪些?
试管婴儿常见促排药物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用于促排卵的西药主要通过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而达到促进排卵的目的,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进排卵;另一类是用于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状况,为卵泡的发育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间接促进排卵。具体有5种:
1、克罗米芬
与此作用相类似的药物还有他莫昔芬,可用于对克罗米芬抵抗的患者。
2、来曲唑
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较克罗米芬轻。
3、尿促性腺激素及重组人卵泡刺激素
该类药物常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性不排卵,临床上常用于试管婴儿患者促超排卵。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诱发排卵的药物,需在特定时间使用。
5、其他
对排卵障碍除了使用药物直接刺激排卵,目前越来越重视对其内分泌环境的改善。例如,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有高雄激素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特点,在对此类患者促排卵之前调整内分泌环境,不仅能获得满意的排卵率,而且能够降低流产率。再如,高催乳素血症闭经的患者,服用溴隐亭,使其恢复排卵的方法,也属于间接促排卵方法的一种。
试管婴儿促排对人有哪些危害?
在辅助生殖技术问世之前,促排卵疗法只用于无排卵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排卵适应证已被拓宽到采取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正常排卵妇女,以刺激超排卵周期,使一个周期中有多个卵泡发育,以便获取较多的卵子,得到较多可供移植的胚胎。随着辅助生殖技术不断发展和优化,大部分患者在对其采用个体化促排卵方案后,都能达到正常的排卵。但是,很多患者对促排卵疗法仍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以致对促排卵药物,存在恐惧和滥用等现象。
1、滥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生育功能正常者,不能为了要生育双胞胎随意要求使用促排卵药物,毕竟促排卵药物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当然,医生也要严格把握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指征和量,最大限度使母儿身心健康。
2、恐惧
目前认为,因输卵管因素、男方因素等导致不孕确实需做试管婴儿者,不要顾虑太多,每件事都会有利有弊,要以积极的心态与医生共同面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心态要平衡,很多时候,心态能左右事情的走向。一般地说,医生会根据其内分泌状态,个体化地且有针对性的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进行试管婴儿周期治疗,最大限度降低对母儿的各种不利影响。至于患者担心的促排卵药物副作用,我们也要科学看待,不必因噎废食。
(1)可能发生卵巢异常增大、严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在临床上,一部分患者对促排卵药物常呈现过度反应,因个人体质问题或用药量稍有不慎,超生理剂量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可导致卵巢异常增大、严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影响母体健康,这类患者中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最常见。
(2)与癌症关系尚无确切证据
目前,多个周期的促排卵治疗、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以及高雌激素等对相应靶器官的刺激是否会增加相关肿瘤,如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颇受关注,但至今尚无确切依据表明反复使用促排卵药物与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发生直接相关。
(3)可能导致多胎妊娠
使用促排卵药物可能导致多胎妊娠,而多胎易引起许多并发症,如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及胎儿发育异常等,故应尽量避免多胎妊娠的发生。
(4)年龄较大者可能加速卵巢功能衰退
有人担心,多次使用促排卵药物,重复的卵巢刺激会使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一般认为,3个以内的试管婴儿周期不会影响卵巢储备。有研究认为,年轻健康的供卵者可经历至少6个试管婴儿周期而并不影响妊娠率;但年龄较大者或卵巢储备功能较差者,经历3个以上试管婴儿周期则有可能加速其卵巢功能衰退。
试管婴儿促排对人有哪些危害?常见促排药物有哪些?促排卵药物主要是被用于不孕症患者的辅助治疗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促排卵药物对于女性身体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大家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