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能力,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预防儿童脑瘫的发生尤为重要。下面介绍七种判断是否患有脑瘫的方法。


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瘫的七种方法
1. 学习障碍

据统计,7岁以上的脑瘫患儿中,85%有阅读障碍,93%算术能力差,25%学习正常。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东张西望,不喜欢学习,情绪不稳定。

2. 哭声

脑瘫患儿更容易哭闹,更容易哭,哭声微弱低沉。因此,通过孩子的哭声可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瘫。

3. 睡眠质量

脑瘫患儿的睡眠质量较差,这是因为脑瘫患儿很容易受到惊吓,容易引起患儿哭闹。因此,如果孩子容易惊醒,通过孩子的睡眠质量就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瘫。

4. 运动功能障碍

不同类型的表现略有不同。痉挛型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屈肌痉挛。共济失调型主要表现为步履蹒跚、动作不协调。不自主运动主要表现为姿势不对称和不自主摇头。

5. 视觉障碍

据统计,大部分脑瘫患儿视力下降,多为斜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此时,作为家长,要早发现早治疗,在此期间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心理平衡,让自己的缺点变成动力。

6. 癫痫

7. 姿势异常

这与肌张力或一些尚未消失的原始反射有关。最常见的是异常走路姿势,如 “剪刀步”。剪刀步是由于肌肉张力过高,导致四肢痉挛,使患儿走路时膝盖摩擦在一起,甚至双腿完全交叉,呈现典型的 “剪刀状 ”步态。

治疗小儿脑瘫的几种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指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治疗脑瘫。常见的药物有脑神经营养素、肌肉松弛剂、活血化瘀药等,也有构建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

这种药物可以修复因外伤、出血和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伤,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小儿脑瘫患者的学习和记忆功能。还可选择促进脑细胞的 DNA 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改善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提供脑组织修复和重新包装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还有助于改善睡眠、情绪、行为、肌肉张力、运动协调性、记忆力和注意力。

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巴氯芬酸、苯二氮卓类、曲妥珠单抗等。然而,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度镇静和肌肉无力。目前还没有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脑瘫的医疗套餐,药物治疗通常只作为儿童脑瘫的辅助治疗手段。

针刀微创治疗

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触控刺激、肌肉包手术、切割矫正手术。针刀疗法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国家级鉴定的脑瘫治疗方法,实践证明,针刀疗法不仅疗效可靠,而且长期疗效更佳。

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对语言、视听障碍,智力发育落后,手足内翻、外翻畸形,剪刀样、交叉样畸形,马蹄足、上翻足、爪足、前足内收、双髋内收畸形,手、足、膝屈曲等患者有确切疗效、 可在短时间内对脑瘫患者进行一次性、多肢体、多部位矫正,在短时间内恢复肢体功能。针刀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切口小、疗效明显、适应症广等特点。

针刀微创手术,不开刀不破皮,经皮微创无痛苦,疗效高,见效快,无后遗症,使脑瘫患者易于护理或实现包活自理,或实现脑瘫患儿恢复如正常儿童的心态和步态。还可以减轻或消除他们的家庭负担和社会依赖,使他们自力更生。

目前,这项技术在我国尚未得到推广。

康复训练疗法

康复训练疗法是治疗脑瘫的传统疗法。具体包括:训练儿童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例如,爬行、有目的的指物(鼻子、嘴巴等)、抓握、抱物、坐、摇摆、行走(背靠墙、脸贴墙)、原地运动(弯腰捡物、抬脚、单脚独立、原地跳跃)、走、跑等都有利于小儿脑瘫的治疗。

通常情况下,康复治疗需要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康复治疗没有副作用,但见效慢。家长需要特别耐心。在严重的病例中,仅靠康复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使用药物和针灸。

点赞(0) 咨询

微信扫一扫咨询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