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7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龚雨西)孕育仅26周就早产,出生体重分别只有900克和890克,脆弱的双胞胎面临生命难关。在医护人员84天的精心救治下,宝宝们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顺利出院,回到期盼已久的家人身边。这也刷新了该院新生儿科救治极早产双胞胎的记录。
家长给医院送来锦旗。
紧急!怀孕6个多月就面临早产
童女士家住汉阳,去年怀孕后,得知腹中是一对双胞胎,全家人都开心不已。
今年5月底,怀孕才26周的童女士突然出现早产迹象,全家人措手不及,连忙把她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
当时正是凌晨,接到紧急求助的产科立即启动“党员应急岗”,值班医生赶往急诊检查。童女士突发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羊水已破,难产风险高。此时如不紧急将胎儿娩出,很可能三条生命不保;但胎儿仅6个多月大,早产儿后期救治的风险极高。
面对“两难”的生命抉择,该院疑难孕产妇MDT团队连夜紧急大会诊,最终决定:大人小孩都“全力保”。
惊心!急救早产双胞胎,体重才几百克
早晨9时,在产科专家团队的严密监护下,童女士顺产一对双胞胎男孩,出生时体重分别只有900克和890克。因为比正常胎儿提前12周左右出生,宝宝们全身青紫发绀,呼吸、心跳微弱,生命危在旦夕。
新生儿科主任方成志教授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立即组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团队实施抢救:两个宝宝分别放进暖箱保暖,清理呼吸道,做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应用促肺成熟药物,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等。
经过20多分钟的紧急处理及对症支持治疗,宝宝们的生命体征暂时趋向平稳。
精心!陪早产宝宝“闯关”
渡过了抢救关卡,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两个宝宝继续为生命抗争。胎龄小、体重轻,全身各脏器发育不成熟,他们面临呼吸关、感染关、体温关、喂养关等重重关卡。
方成志和尚彦彦护士长团队根据以往积累的救治超早产儿的丰富经验,按照两个宝宝各自的病情差异,分别组织医生和护理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医护一体诊疗和护理措施。医疗组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宝宝血氧、血气及各项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
宝宝接受救治。
颅内出血、抽搐、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败血症、喂养不耐受、水肿、贫血……这些极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此后3个月里陆续出现。好在,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宝宝们转危为安。
惊喜!宝宝们能自己吃奶了
好不容易盼来的双胞胎,却因早产住进医院,无法相见。童女士和家人十分焦虑。医疗组付春花副教授经常主动联系他们,告诉他们宝宝的每一次进步,安慰家长,“要相信新生命的坚强抗争,相信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
在新生儿科住了整整84天后,两个宝宝的矫正胎龄达到38周,可以自己呼吸了,每顿能吃53毫升牛奶,体重也分别长到了2.75公斤和2.87公斤,顺利出院回家。
宝宝们明显长大了,回到父母身边。
按照要求,宝宝们还需定期回医院复查,接受新生儿生长发育检查。9月底,童女士和丈夫带双胞胎来医院复查,经过新生儿科、产科的常规筛查和发育评估,宝宝们的发育情况均达正常水平。
方成志介绍,过去,这类极早产儿的救治难度很大,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救治水平逐渐提高,挽救了更多早产宝宝。近年来,该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了多例不足28周出生的早产儿,不仅提高了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更保证了他们良好的远期生存质量。